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0 懒政 (第3/8页)
拼接多份这种,否则普通的折旧和破损影响使用的,朝廷要无条件给予换新。一凡说就这点工本费来为大明宝钞背书,不至于旧的大明宝钞折价,儿臣也是认可的,做这个,也是一句话的事。” 朱元璋听了,这次又是微微点头,然后示意继续。 “大明宝钞的发行,根据全国每年生产出多少有价值的量来决定发行多少。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感觉太难。一凡说,可以发行大明宝钞,根据监控各地物价来调节大明宝钞的发行量。或许可以,但儿臣想得不是很明白。” “一凡说,最好设立一个专门的衙门,就管这个事情。可以通过这个衙门借钱给民间,或者提高利息,让百姓把钱借给衙门,调节民间的大明宝钞存有量,控制大明宝钞的价值,对于这个,儿臣就有点想不明白了。朝廷为啥要借百姓的钱?这更像是替百姓保管这个钱,不至于被偷或者其他什么,朝廷不收保管费都算好了吧?” 听到这话,朱元璋也是眉头一皱,显然他对此也有一些疑惑,至少没想明白。 朱标看到了,没见他叫停,便继续说道:“一凡还说,限制百姓只能做什么,对朝廷来说,其实是个大坑。农民除了种田之外,农闲时候,去做点小买卖,补贴下家用,也该是合情合理的。又说有的农民,就不擅长种田,可能更擅长做木匠活,那也可以允许做木匠,反之亦然。人为规定,是历史的倒退……” 说到这里,他不但声音低了不少,还偷偷瞄了眼朱元璋的脸色,发现好像没什么变化,就又去看了下奏章目录,然后继续往下说了。 “农户,军户,匠户等等,都是一个道理,并不是一定会子承父业。虽然这样做,朝廷管理确实会简单,但是这是一种懒政,只会阻碍大明的强大。而外国不这么做,将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