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4 (第3/4页)
基低阶三境;此后是金丹、元婴以及可以元神出窍离体的高阶三境;而若是有幸过了出窍期,便真真正正地摸着大道的门槛了,最后的三境便是本心之道已立之后,可以凭凝练元神久离躯体、遨游天地的太虚之境——到了此境,便可采琼浆,饮风露,融身于浩渺天地,而修者的皮囊也不再是必需之物,反而更像个可有可无的负累,在这之上,若是修者有幸在游遍太虚之后悟得天人合一的玄机,游离元神重归rou体,二者合二为一重铸法身,便能再往上攀入合体境…… 法身既成,修者便也堪堪可以算作脱离尘世了,虽然未证得大道,但灵元磅礴、寿同天地,常被同道尊称为散仙。 至于九境之中最后的归真之境,才是最为虚无缥缈的一境,只有自身的“道”被天道认可,毕生修行才能臻于圆满,返璞归真,而一旦踏入归真之境,长则百年,短则须臾便会迎来天劫,跨过去了,便成真仙飞升而去,若是跨不过去,则身死道消,魂归地府。 与姜云舒并肩而行的青年便笑道:“我看家中典籍,说古时候的大能者若不执着于飞升,常常索性停滞于合体境,留在人间做个逍遥散仙。” 秘境之中昼夜混乱方向不明,两人漫无目的地闲走,无聊时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姜云舒也跟着畅想道:“如此想来,确实也挺有趣,只是不知如今还有没有这样的散仙前辈隐逸世间。” 那自称为景琮的青年闻言,眸中淡淡地笼上了一层郁色,犹豫了一下,才摇头叹道:“两千多年前应该是有的,可惜……” 这个时间点过于特殊,姜云舒心念骤转,忍不住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