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9 (第2/4页)
过三期科考,借此收拢的大批门生不管是仅作为他和其他官员的润滑剂加塞而来,还是真才实学考上来的,早已遍布梁国权势网的各个角落。 朝廷每揪出一个承认舞弊的往期进士,便能拔出一个与魏长林私相授受的官员。每发一张公告通知百姓那家卷入舞弊案,落在魏府头上的刀子便更下一寸。 科举舞弊就是在践踏官员选拔制度,就是将官员的选拔权隐秘地从公权转移成私权,借此打点关系,扶持自己的党羽,培养自己的势力。而公权明面上属于天下,实际上归根结底还是属于皇权的。 科举中脱颖而出的学子虽然叫主考官一声“恩师”,但心里明镜似的:他们首先是天子门生,才学报于帝王家,其次才有与主考官的师徒情分。 舞弊就不一样了,舞弊得中的进士仅仅是傀儡,属于给他透题的恩人。 往严重了点说,舞弊将官员的选拔权限从皇帝手上偷了过来,李代桃僵,等同于谋逆。 廉昀拉着小王爷立在人群中,并不意外太子和皇帝对魏长林下手,只歪着头呢喃了一声:“怎么这么急不可耐要除掉魏府?” 他说这话时,语调温和,表情纯善,完全不像是一个处心积虑要干倒魏府的人,更没有是一朝得志的快意恩仇。他就像一坛封存酿造过程中酒,内心诸多活动全部隐藏在厚重的酒坛之后。 要不是公告上还出现了他的名字,貔貅完全不能发现他竟然是最早下刀的那个人。 “我家舞弊?”小王爷平日里的温声细语陡然化作尖利的责问,“你告发你的恩师参与舞弊,向交好的达官贵族泄露科举试题,其中我鲁家首当其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