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那一汪死水的沸腾 (第2/6页)
吓的两手直哆嗦,自己梦寐以求的、邻村木匠亲手打造的最厚的那一口棺材,也只卖一千块钱。 但老人没要这笔钱,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比这笔钱更大的财富,因为还有人记得他,还有人知道他是谁,知道他都做过什么。 保福村的人跟老人相处了几十年,也不知道老人是做什么的,他们只管他叫老孙头,因为他的名字孙孝忠听起来太书卷气,山里人听不懂也说不习惯,他们之间的称谓,多是“姓氏” “阿字” 哥、嫂、叔、伯,例如张阿哥、陈阿嫂,比起老人那民国气息浓郁的名字来说,村民的名字要接地气儿的多。 在保福村的村民眼中,老人就是一个老光棍,自打他进山的那一天起,他就是一个光棍,用村里长辈的话说,老人来山里的那年,像只斗败公鸡、也像丧家之犬,他衣衫褴褛的来到保福村,求村里人舍他一块地方落脚,保福村的地虽然一文不值,可封闭的村落一般不喜欢外地人进入,更何况老人当时的本地话说的都不是那么标准,但当时的老村长不知为何,还是许了他的请求,对他说,村东头的小土坡没人住,要是想落脚,就自己去那里搭间茅草屋出来吧。 于是,老人就自己一个人默不作声的建起了一座茅草屋,又在山远处寻了片没人愿意开垦的山田,自己归拢了二亩地,种起了粮食,便真正在保福村落下脚来,这一落脚,就是三十来年。 三十来年,老人是村民眼里那个全村最可怜的老孙头,人们总是用他来教育孩子:不听话,老孙头就把你抓去吃了;不努力,将来就会像老孙头那样讨不到老婆;讨不到老婆,就会像老孙头那样没人养老送终,死了连个抬棺材的人都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