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第5/5页)
间破败至极的茅草屋里,面对着摄像机,他苍老的脸上带着微笑,说:“社会不亏欠我什么,当年那些一起并肩作战的袍泽弟兄们,都是一腔热血想抗日报国,报国报国,军人报效国家,就像是孝顺自己的父母,是我们生下来的责任与义务,是我们没尽责,才让日本人进来横行了这么多年,如果说亏欠,也是我们当年亏欠了国家,亏欠了当年死在日本人手里的那些平民百姓……” 老人说完这话,微笑的面庞忽然多出两道泪痕,老人拭去眼泪的画面被剪辑师放慢到了0.2倍,慢镜头让人们看清了老人拭去眼泪时,表情中那一闪而过的哀伤。 画面渐黑,随后,深沉庄严的旁白声,搭配着白色的字幕,在画面中央呈现出来: “1937年夏,孙孝忠老人跟随笕桥中央航校整体西迁至春城,同年秋天,孙孝忠老人的父亲为躲避战乱,携家人一家七口从杭城迁徙至金陵定居; 同年12月,金陵陷落,全家人自此,在长达六十余年的时间里,音讯全无,后经志愿者查证,在金陵大屠杀的遇难者名单中,找到了老人的父母、兄妹以及长嫂六人的名字,老人的侄子时年三岁,志愿者未曾在遇难者名单中找到他的名字,但相信他也已经在大屠杀中不幸遇难; 1952年,孙孝忠老人在劳动改造期间,他的爱人陈金玉因无法维持生计,带着独子孙廉礼离开家乡,至今下落不明,老兵不死慈善基金会受孙孝忠老人的委托,现向全社会求助、帮助老人寻找爱人与独子的下落,希望任何知道相关线索的好心人,能够主动与老兵不死慈善基金会联系。” 视频的最后,在大屏幕上再次浮现出十个字:“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公子不歌的重生完美时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