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天壤之别 (第3/5页)
上映不久,盗版商确实靠这个发了一笔小财,原本五元一张的盗版盘,因为电影热映,《那些年》的盘售价十元还都供不应求,甚至有一些专门租碟片的店铺老板一口气就买十几二十张,一天全都能租个干净,其他电影盘一天一块,就它一天两块,也还是秒空。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得了几天。 当《那些年》电影票房过亿的时候,各地工商部门就接到一个命令,全面打击与《那些年》相关的盗版产品。 有关部门知道李牧的影响力,他的第一部大电影上映,如果真被盗版坑的损失惨重,到时候李牧万一在媒体面前向工商部门发难怎么办?这个大包谁来抗?与其这样,不如主动让下面搞一个专项行动,把跟《那些年》相关的盗版产品都打了,自然也就没了剩下的风险。 这可苦了那帮盗版小贩,平时工商根本不管,没想到现在工商和城管一起稽查,看见卖《那些年》的盗版盘就抓住把所有碟片都没收,搞得盗版商人心惶惶。 最可气的是,当盗版商开始刻意躲着工商城管的时候,工商和城管开始了便衣执法,说是便衣执法,其实更像是钓鱼执法,一般就是派一些年轻姑娘,穿着便衣到盗版摊贩那里,一脸人畜无害的询问:“老板,有《那些年》的盘吗?” 老板只要说有,然后把盘掏出来,立刻就会从四面八方杀出一大票便衣执法的工商和城管,把所有的碟片抄个干净,如果摊贩不配合,直接扭送派出所行政拘留三天。 这么一搞,几乎所有的盗版商贩都在《那些年》上折过戟,有的甚至折过不止一次。 几次三番下来,国内各地的盗版商贩基本上都不敢兜售《那些年》了,虽然市场需求极其旺盛,但他们依旧不敢进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