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迹,王升_第022章 终于见到上海的百乐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2章 终于见到上海的百乐门 (第3/3页)

纪三十年代是第一流的。每天晚上九米高的玻璃灯塔熠熠发光,吸引着社会名流光顾舞厅。张学良来沪时,就喜欢到这里跳舞,卓别林夫妇访华时,也慕名到百乐门跳过舞。

    王升和姚梅坐在座位上,喝着红酒,看着舞池里一帮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和着慢摇曲优雅地晃动着略微佝偻的身体,心生羡慕:他们很雅致、舞姿也很流畅,他们荡漾着温暖笑意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温润恬适的光彩。他们都是有舞蹈功底儿的,他们的摇曳的舞步恍如使他们返老还童。王升遥想着他们年轻时的样子。

    王升和姚梅休息了一会,随着阿拉伯之夜曲子的缓缓响起,王升再一次拉着姚梅下了舞池。这是一首慢三步的舞曲。两个人随着音乐起舞。王升的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有绅士风度。慢三舞也叫交际舞,交谊舞早在二十年代的时候,便传入了我国当时的几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城市,到了解放初期的五六十年代,交谊舞在我国还是很流行的,只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终止,进入八十年代,交谊舞又重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在旋转中,姚梅在王升的耳边轻轻地说:“看着我,别流目顾盼的——你。”

    王升看着她嫣然一笑。

    “月明星稀,灯光如练。何处寄足,高楼广寒。非敢作遨游之梦,吾爱此天上人间。”这是1932年上海百乐门舞厅刚刚建成时,上海滩传颂一时的诗句,字里行间流露着老上海人对百乐门的喜爱。如今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的百乐门,唤醒了很多老上海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海上旧梦。

    百乐门因为这座城市而沉浮,也因为这座城市而重生。枫红先生的发迹,王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