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花港观鱼景区里的交流 (第2/2页)
丽丽的婚姻,你恐怕别人包括李丽丽在内认为你跟李丽丽结婚,是图她的钱、是奔着她的钱去的。” 林荫说道:“这是最主要的。” 王升笑着问道:“还有什么?” 林荫说道:“我的心更向往自由:人若无情无牵挂,路若无荆更宽阔。” 王升冷笑道:“哼哼!我知道你家楠楠为什么不愿意跟我家森森领结婚证了。” 林荫瞪起眼睛:“你可千万别认为我家楠楠是受我的影响啊!” 王升问道:“那又是什么呢?” 林荫说道:“实际上,我反倒是受了楠楠的影响。” 一个旅游团走到王升和林荫的面前停住脚步,女导游向众游客讲解道:“南宋时有一条小溪从花家山经此流入西湖,这条小溪就叫花溪。当时,内侍官卢允升在花溪侧畔建了一座山野茅舍,称为‘卢园’。园内架梁为舍,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立埠为港,畜养异色鱼类,广植草木。因景色恬静,游人萃集,雅士题咏,被称为‘花港观鱼’。南宋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由此而名声远扬。古时这里只有一池、一碑、三亩地,微风过处,沿池岸花木落英缤纷,飘浮于水面,好一幅‘花著鱼身鱼嘬花’的动人画图,无人不起羡鱼之情。康熙三十八年,玄烨驾临西湖,题书花港观鱼,刻石碑建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碑分为阳文和阴文双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的字,这在我国碑林史中仅此一块。乾隆做诗有:‘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之语。”枫红先生的发迹,王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