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宝_第775章 失窃的国宝文物,价值岂能用金钱衡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5章 失窃的国宝文物,价值岂能用金钱衡量 (第3/5页)

,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更是被南宋刘克庄赞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

    在宋代诗坛,梅尧臣有着极高的地位,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后世影响极大,陆游更是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欧阳修称其“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而梅尧臣为人诚厚,清高自持,为官能体察民间疾苦,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了许多惠政于民的事情。革除弊政,事必躬亲,在建德为官期间,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梅尧臣,更是把县城取名“梅城”。

    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

    司马光《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我得圣俞诗,于身亦何有。名字托文编,他年知不朽。我得圣俞诗,于家果何如。留为子孙宝,胜有千年珠。

    王安石《哭梅圣俞》:诗行於世先春秋,国风变衰始柏舟。文辞感激多所忧,律吕尚可谐鸣球。先王泽竭士已偷,纷纷作者始可羞,其声与节急以浮。……圣贤与命相楯矛,势欲强达诚无由。诗人况又多穷愁,李杜亦不为公侯。公窥穷厄以身投,坎轲坐老当谁尤。……飘然载丧下阴沟,粉书轴幅悬无旒。高堂万里哀白头,东望使我商声讴。

    张芸叟:“梅圣俞如深山道人,草衣木食,王公大人见之,不觉屈膝。”

    胡应麟《诗薮》:“梅诗和平简远,淡而不枯,丽而有则,实为宋人之冠。”

    王士禛《香祖笔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