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4章 (第2/3页)
提出了一个方案。” 晁错,贾谊? 李炎只知道晁错是汉景帝时期的大臣,七国之乱打出的口号是“诛晁错,清君侧”,这是一名力主削藩的大臣。 而贾谊则是一首学生时代的诗,“屈贾谊于长沙”,除此之外李炎对这两人没有什么了解。 方国寿说道:“晁错和贾谊,都是汉初名臣,他们对于汉代政策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不说这个了,他们两人的方法是‘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 “武帝时期,就已经任由很多内附的胡人部落,帮助汉代守卫边疆了。通过分化拉拢和利诱的方法,分裂这些胡人部落,再将他们迁为汉代的藩属国,用这些异族来对付异族,稳定边关局势。” 这个方法不错啊,李炎说道:“这个方法好,可是为何后世不用这个方法了?” 杨炎也竖起耳朵,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 他已经确定了,这个方国寿是饱学鸿儒,而且是史学大家! 政史从来都是不分家的,方国寿能够梳理历代治政得失的,绝对是开宗立派的大儒了! 而且他和建宁王讨论的问题,是国家的边境政策问题,这可是朝廷最核心的大政。 之所以靠近皇帝的年轻大臣容易晋升,就是因为他们可以从皇帝和大臣对朝廷政策的讨论中,学习处理国家政策的方法论,这也是为何皇帝近臣更容易提拔的原因之一。 方国寿说道:“西汉除了禁卫军强大,地方军也保持了相当的战斗力。西汉尚武,所以能够压服这些边境的异族军团。” “但是到了东汉,地方军力疲敝,再依靠异族保卫华夏,反而让中原的百姓成了待宰羔羊。” “东汉自汉明帝起,西北羌乱不断,最终耗尽国力,黄巾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