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1章 (第2/3页)
如今回鹘还有四千精锐在协助大唐平定安禄山之乱,所以大唐朝廷也很清楚这些回鹘精锐的战斗力。 葛勒可汗兴兵西征的消息,大唐朝堂也是清楚的。 若是在玄宗朝廷,大唐肯定要斥责回鹘,出兵葛逻禄维持草原分裂的现状。 可是如今朝廷早就没有干涉草原的能力,所以只能任由葛勒可汗出兵,大唐朝廷甚至连派遣使者斥责回鹘都不敢。 可是结果出人意料,建宁王报捷的文书,朝堂诸公本来都没放在心上,认为是建宁王为了调回中原谎报军功。 太子一派的大臣,纷纷上书皇帝,弹劾建宁王“欺瞒君父,谎报军功”。 皇帝的做法是留中不发,淡化这件事的影响力。 可是很快的,从灵州传来消息,建宁王真的派人,押运了一万从回鹘缴获的牲畜,送往凤翔府! 如果说这个消息还不足以佐证金山大捷,回鹘老可汗薨逝,新可汗派遣使者向大唐称藩,又求娶大唐公主的恭顺态度,更说明了金山大捷并非子虚乌有。 朝堂震动! 这下子朝堂上下,终于相信建宁王真的干涉回鹘成功,击溃了回鹘老可汗的大军! 正好那个时候朝廷大军猛攻西京不下,在青渠大败,损兵折将。 从陇右送过来的这批牲畜堪称是雪中送炭。 皇帝严令沿途各州县,一定要确保这批牲畜完好无损的送到西京! 在灵州官吏热情的“欢送”中,李道源带着官府征发的民夫们,驱赶牲畜继续南下,来到了原州府的治所固原城外。 得到消息的原州刺史何功正,带领全城的官吏出城,迎接建宁王的报捷使者。 原州地理位置重要,虽然从人口上算只是中州,自从吐蕃崛起后,原州就被大唐朝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