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_第30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4章 (第2/3页)

令一边写信向安西都护府求援,一边命令手下炮制罪名,将萧让下狱。

    萧让万万没想到,自己劝谏了韦县令,反而会被抓进了大牢,县衙的法曹拿出同僚的供词,将逼反突施骑人的罪责安在了萧让头上。

    萧让平日里从不阿谀奉承,很看不起县衙里那些整日吟诗作对,溜须拍马的同僚们。

    本来他以为自己能力出众,能够处理拜县的政务,韦县令就离不开他。

    可没想到突施骑谋反,他这个劝谏韦县令不要盘剥突施骑人的人反而被诬陷入狱。

    萧让入狱之后,整天哭哭啼啼,向狱卒诉说自己的冤情,一直说对不起供养自己读书的老母。

    一直等到张可达也入狱,和萧让分到了同一个牢房。

    听完了萧让的经历,张可达也想到了自己的经历,只觉得更加的意难平。

    大唐时期已经开科举,但是这个时代的科举场,依然是世家子弟的争夺功名的地方。

    普通寒门子弟想要考中科举,实在是太困难了。

    隋唐是科举草创的阶段,在制度上远远不如后世的严密。而且主持科举的都是大臣,即使在科举制度最严密的明清,科举舞弊案件依然时有发生。

    大唐的科举是没有糊名制度的,也就是说考官不仅仅能够看到卷子,也能够看到考生的名字。

    而大唐的科举取士以才情取士,这本身就要比后世八股取士多了不少主观性,这时候考官的个人喜好更能够决定能不能被录取。

    所以大唐的士子对于主考官十分尊重,尊称为座师,在朝堂中主考官和弟子也会被默认为一个党派。

    这种制度下,世家子弟想要中举,自然要比寒门子弟容易得多。

    像是韦县令这种京兆韦氏的子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