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5章 (第2/3页)
是丰饶。改马为桑的消息刚刚公布,就已经有不少豪绅带着钱来了张掖城,争相等购买桑田。 如今的丝绸价格一日三涨,中原的战事虽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是几场大战之后,中原的丝绸肯定又要赏赐给有功的将士。 凡是对丝绸贸易有所了解的商人,都明白陇右近三四年都没有稳定的丝绸供应。 西域的商人看到了巨大的商品缺口,丝绸的价格一日三涨。 如今张掖市面上的丝绸收购价格,已经比安禄山叛乱之前涨了三倍。 而且丝绸价格还在以rou眼可见的速度飞涨着。 拜占庭帝国和大食王国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平稳时期,贵族阶层的消费能力日益巨大,对东方的丝绸非常的渴望。 大食商人蜂拥进入陇右,争抢所剩不多的丝绸。 丝绸是金蛋,那么桑田就是下蛋的金鸡了。 这些马场都是上好的土地,种上桑苗肯定能活,再从江南买上一些织工过来,在陇右产丝绸直接去卖,肯定能够大赚一笔! 有了这个预期,酒泉、张掖和武威的刺史府,都在大力推进改马为桑,吴处道的案头已经堆满了信件,这些都是闻风而来的达官贵人写来的信,都是想要在张掖求购土地的。 吴处道也是逼得没办法,张掖城外的骑兵属于河西节度使掌控的兵马,但是吴处道作为甘州太守,也是有权力调用骑兵的。 张浑虽然有些害怕出城的,但是他也被张掖城内的大户逼的没办法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手持吴处道的军令,张浑来到了城外的骑兵营中。 唐初的骑兵,都是从良家子中招募的府兵,这些府兵平日在田里劳作,到了农闲的时候进行军事训练,定期还要接受朝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