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透底儿 (第2/5页)
族也是祖祖辈辈为清皇室扛长活的。 因为从乾隆三十年起,他的祖宗就因厨艺精湛,从南方老家被带进了京城,当起了御前“他坦”。 而此后张家人就一直端着这个皇帝赏赐的金饭碗,再没有回过老家,成了地地道道的京城人。 只是有一样,同业相轻,而且哪儿还都有小集团,这金饭碗并不好端。 宫廷厨师以山东人为主,张家的祖宗却是地道的南方人,擅长南方风味儿菜。 虽然从民间被宣调进了清宫御膳房是一步登天,可也是单打独斗。 既没有上峰照应,也没有同乡扶持,深受同僚所忌,那还不生是非矛盾吗? 偏偏张家祖传的脾性,还和玉爷相似。 属于杜月笙所说的二等人,有本事脾气也臭,压根不懂得折腰。 张家祖宗仗着乾隆的欣赏,那几乎把同僚都给得罪光了。 于是仅仅是风光了一代,自乾隆这位“伯乐”一死,换了崇尚节俭的嘉庆当主子爷,张家的境遇就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从此,变着法儿的排挤接踵而来啊。 你手艺再好,架不住人家合起伙儿来给你使坏,四处转着圈儿的调用你,一点而不给你露脸的机会啊。 想走?想走也不行。你想带着赏银回老家过好日子去啊?哪儿能让你如意! 不把你折腾一个四爪朝天,不把你给折腾穷了,你就不知道宫里的厉害。 结果嘉庆、道光、咸丰,这三朝下来,张家几代人几乎把御膳房四十八处都干遍了。 哪儿忙和去哪儿,哪儿苦去哪儿,却屁都没捞着。 别说升官、分润赏银、把宫里食材外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