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排场 (第4/5页)
泛滥起来。这些平民百姓们算是第一次认识到豪门大户的真正含义了。 不一样还就是不一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才是真理。 其实要说句实话啊,洪家这真的已经算是俭办,很低调了。因为他们不但没搭喜棚,用的也都是“软彩”。 李福还为这事专门问过洪禄承和王蕴琳,当时老头儿兴冲冲地说,“真没想到,小武这孩子居然能找着会搭棚、会扎彩的人。咱要不搭可惜了,以后未必能再见着了。不如咱多花点钱呗?搭个平棚花不了几个。” 没想到老两口最后说,“老李啊,这不是花点钱的事儿。现如今那些材料不大好找了。棚匠师傅们也都老了。搭那玩意得蹬高,让老师傅们这么忙道不落忍的,再说又容易失火。让人熬夜看着,也是麻烦。何况那都是过去的讲究了,现在真弄这个太招眼惹是非,咱就别摆那个谱儿,找那个麻烦了。干脆,连“硬彩”也不用,以省事为主。 结果这事儿就没办成,弄得李福心里还挺遗憾的。 否则的话,要是当院里再搭上有栏杆儿、有天井、有角云、有玻璃窗、有挂屏儿、有花墙子、有棚柱子的“囍”字凉棚。再加上大门、二门前搭上“花牌楼”的“硬彩”,院内再设上“满堂红”的礼堂、喜房。 那更得让人转不动眼珠了,非得以为到了拍电影的现场不可。 但就这,也仍只算是普通平常。 因为当年洪禄承和王蕴琳他们自己成亲时,实际上是在这个院里搭出个宛如古典宫殿一样的三层环楼来的。 那整个棚均搭在洪家二进院四周的房顶上,等于将原来的建筑又接出两层楼阁。 楼阁两侧不但搭有木梯,前出走廊,四面皆通,上下走动方便至极。而且雕梁画栋,美轮美奂,空间区分合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