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二百一十七章 坎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坎儿 (第2/5页)

头闷脑没精神儿,就问了几句。

    没想到就这么误打误撞的,他在李福这儿还真找着辙了。

    敢情李福还真不愧是洪家老号的“堂头儿”,对老年间的五行八作的事儿门儿清。

    尤其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对于常在“衍美楼”门口拉人送客的人力车夫,他更是熟悉。

    这样在了解到洪衍武的为难和想办的事儿之后。

    他发现洪衍武这个大外行,思维里有个误区,于是张口就给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这事儿要说起来,得从洋车说起。

    要知道,洋车之所以叫“洋车”是因为从东洋传过来而得名。

    沪海叫黄包车,津门又叫胶皮,花城可就叫车仔了。

    这种车最初是硬胶皮的车轮,刷黑漆,轮子高,车把短。

    很可能是小日本个子小,又穿木沓拉板跑不快的关系。

    就跟电视剧姿三四郎里演得差不多,反正人坐在上面不太舒服。

    后来有了充气轮胎,京城人又进行了改造。

    特意将车把加长,车轮放低,车厢加高,才变成了电影骆驼祥子里的那个样子。

    这样就拉着省力,跑得轻快,坐着舒服多了。

    像老京城有句土话儿“美得你屁颠儿屁颠儿的”。

    就是为了描述坐这样洋车的感觉而光荣诞生的。

    实际上在1937年之前,靠人在前面拉着跑的洋车一直都是京城的主要交通工具。

    但1937年之后呢,从日本人进城,送给“北平治安维持会会长”江朝宗第一辆人力三轮车开始。

    京城的洋车就逐渐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