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六十八章 春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春晚 (第2/5页)



    当时小品都尚未成型,“反串”也很少见,哪怕再新颖的节目,和往届相比,必逃不出歌舞、戏曲、杂耍、曲艺的范畴。

    而尽管当时以相声演员当主持人,观众现场点播节目的创新演出形式,确实成为了吸引了观众眼球的噱头。

    但以后也终会因见怪不怪而流于一般,逐渐为人们淡忘、忽视。

    所以究其成功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这届“春晚”充满了真诚与希望,是最不做作,充满了人情味的一届“春晚”。

    真情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这是一台完全以欢歌笑语为核心的晚会,颠覆了绝大部分人们已经习惯了多年的晚会概念。

    而且在导演的真诚恳求下,所有的演员,就为了图个全国老少高兴,全都是义务参演,没有任何报酬。

    甚至就连演员、主持人都是穿着自己平时的衣服,完全是自备的。

    特别是当时“春晚”还没有名气,这也绝不是各单位指定性的演出任务的情况下。

    就连全国当时最火的歌星杨卫帆、谷依、最出名的影星刘晓芩,也全都牺牲了他们各自的家庭,爽快地应邀参加,并且积极的配合排练。

    这种公益心和道德感,绝非是眼里除了“钱”就是“名”,号称“票房低于多少”就不参演的当代明星可以比拟的。

    其次,刘晓芩在本届春晚,成了第一位借电视媒体表达思乡情感的明星。

    她作为最后一个来报道的演员,参加演出唯一的请求就是向老家的父母拜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