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方便面 (第3/5页)
高超,他老能沾光的缘故。 因为大食堂的菜照样好吃,像“蒜烧茄子”,“焦溜rou片”,“虎皮鸡蛋”。 也只有大食堂能做出那样的味儿来,那水平绝对堪称“第九大菜系”。 这只能说明,当食品工业化现象无孔不入后,只能造就出百菜一味的单调来。 还是“张大勺”说的好啊,“要想做出一盘好菜,就连调料都不能差一点的。酱油、醋、酒、盐、糖,连带葱姜蒜这些辅料,用的稍有不对,可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可想而知,用机器和面,用酵母和泡打粉发面,靠味精、鸡精、勾兑酒、合成酱油和合成醋调味的年代,又能有什么好菜? 就更别提什么嫩rou粉,苏丹红,辣椒素,这些断子绝孙,缺了八辈子德的“科技发明”了。 可这又赖谁呢? 这只能赖人们对快速、便捷,过分追求的急功近利。 只能赖人们对于现代化和西方文明的盲目迷信。 是的,完全的相信科技,鄙弃我们的传统人文和经验,也是一种迷信。 所以既然已经弄明白了这一点,他是不会像父亲一样为之困惑的。 相反的,他有大把的时间和良机强大自己,慢慢筹备祖业的复兴。 他可以用极低的成本聚敛被人们遗忘和轻易抛弃的宝贝。 就像“天兴居”的铜锅、“丰泽园”的面肥、“太爷鸡”的秘方似的,以此来奠定洪家在传统饮食方面的绝对优势。 这样等到人们大梦初醒,重新发现传统技艺宝贵价值的时候。 恐怕会发现洪家的成就和底蕴,已经需要他们来仰视了。 那将是他们穷极一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