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欢心 (第5/7页)
有句话叫包产到人,农机关门自从包产到户,咱们老百姓就用不起这些东西了。宁可自己苦干,也不……你们……怎么会?” 这话安书记可不知该如何回答,有点瞠目结舌。 好在兆庆够水平,恰如其分地接上了话,而且一下说进了林书记的心里。 “具体情况不同,当然应该区别对待。我们龙口村,地理情况复杂,平整的土地不多。分开种地,村里人既用不起机器,又用不起化肥、农药。这样每天光靠自己爬山耕田、沤肥,就得累死。” “早几年,我们也试了大包干,可就我们而言,打出的粮食还不如过去人民公社的时候多呢。显然事实证明,这个对我们不合适。那穷则思变,就又办回来了。” “我们现在想的是,厂子和农业都要抓。不如用办企业赚到的资金替农业垫付资金缺口,把粮食产量先提上去再说。这样就有了两条腿,只要能实现良性发展,一样是替国家做贡献,或许就能实现今后不吃返销粮的目标了。” “反正吧,坚持集体化道路也未必就是错,毕竟是为了共同富裕嘛,还是得看实际效果。我们办企业也是集体制,要真是跟大包干似的分到个人名下,那也就干不好了。” “而且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还就是农业现代化耕种才是正确的农业发展道路。哪怕是大包干呢,等农民有了钱,最后也仍然回放弃传统农具。否则我们的农业就会止步不前……” 这番话阐述了的道理和依据,似乎为林书记的过去,找到了某些不容否定的意义和价值。 让他听得眼睛一亮,立刻忙不迭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