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八章 人和 (第6/6页)
车。 还有,他们又说了,在以前,每位车夫都会必备两样东西。 一是毛巾,自己擦汗的。 二是拂尘,拍打后座用的。 另外,车夫即使休息,也不可以直接坐在后座上,只能坐在左车板上,也就是客人上车时踩的那个地方。 这既是为了美观,显得有规矩,也是为了尊重客人。 不说别的,大热天的情况下,有些客人一看到满头大汗的车夫坐在后座上,人家就不愿意坐了。 总之,这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好建议,绝非外行人所能懂得或是注意到的,真让洪衍武避免了不少很可能会犯的错误。 什么是知识啊,这就是!而且实用! 还千万别小看这个,嫌这些规矩繁琐。 像今天很多三轮车师傅都坐在后座上。 有的还躺着,把脚放到前面的座椅上,看着手机。 有的翘着腿。还有的师傅直接坐在前面的管上。 这确实是不讲究极了,光看着就让人别扭啊。 完全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车,到底有没有把本来想要坐车的客人“赶走”? 又或是他们报出的价格,会不会因此让人觉得“黑”得过分? 这大约就叫服务意识的欠缺吧。 其实仅从这些老师傅们的话里就能发现,“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咱们所领悟的程度远比外国人更早,也更精致。 只可惜,从辛亥革命起始,翻天覆地的历史动荡,和把传统文化全盘归于封建糟粕的极端化价值观,导致了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断代。 才会让我们今天的年轻人不得不重新学习这一切,而且是把外国人奉为老师啊。镶黄旗的重返1977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