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四千年后_致四千年后 第3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致四千年后 第341节 (第7/8页)

,就应了下来。结果就是钱越收越多,到目前为止,教会学校开始在各地生根发芽。

    作为唯一的教师出口国,教国的教士分为“见学”、“督识”、“大督识”三级。

    其中哪怕是最低级的见学者,也要了解至少三种语言、和通过考试的算数知识,通读查尔斯所写的“六圣书”,即《生命》、《数理》、《星空》、《光》、《海》、《王权》六本智慧之书,并接受过良好的教导技能训练。

    而见学在教会学校,只允许教授十二岁以下的孩子认字、算数等技能。

    在更高一级的教会学校中,督识则可以教授他们音乐、舞蹈、雕塑、天文、地理、物理、生物、历史、化学、光学等专科知识,而每一位督识只允许教授一门科目,想要更换科目则需要回国进行考试。

    至于从《王权》一书中引出的其余知识,数百年间诸多教国学者们的研究,则唯有大督识可以将其中的道理和智慧教授给他人。其中涉及到经济、人心、军事、政治等层面的知识,则不被印刷成册,只由大督识口口相传。

    雇佣教国的教士,和培养自己面向平民的教师队伍相比,花费连零头都不到。而且教国表面上不要钱的举动,也几乎垄断了市场,让他们自己培养的商业化教师很难找到工作——可若是不给钱,教会学校一拆,民众又要造反。

    他们左右为难,最终还是得该交钱的交钱。

    除却法兰克人可以依靠查理曼大图书馆中的藏书,培养出了属于自己的教师队伍,其他国家的贵族和王室,如果找不到专业的教室,还是要招募专业的督识甚至大督识培养自己的孩子的。

    而大督识的雇佣价格可就高了。他们是直接按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