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刘玄德终遇诸葛亮 (第8/9页)
自冷笑。谓郭嘉等道:奉教认为此隆中对是否绝妙。贾诩沉思一会道:由见可见诸葛亮确深通地理,慧眼识人,其兵分两路分取中原之策略亦颇为精妙,可为佳作。果然妙才!郭嘉道:我等中原财雄势大,岂是江南之地可比。何况其焉能从吾等手中强夺益州耶?只要吾等力保益州不失,此隆中对不过空谈耳!我心中亦想道:诸葛亮你想得倒美。你想袭取益荆两州,首先就得看我同不同意。就算你有本事能从我手中强行夺得益州,你不得百姓之心,占了益州也是枉然。何况益州之地虽为守之易,但攻之也难。你想从益州北上攻取关中及陇西诸地并受制于粮草不能成功。六出祁山失败便是证明。我何惧之有?再说你想从荆襄提一军袭宛洛取许都。我就能让你如愿吗?我手握中原之众,兵多将广,岂能惧你一小小村夫,你可不是像小说中写的那么神。何况若刘备占据荆州,孙权必会担心其顺水而下袭取江东。万一我有所不敌,中原危险,刘备、诸葛亮等要得胜时,孙权一定会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出兵偷袭荆州。如荆州一失,则北伐之兵受两面夹击,必死无疑。所以说,我认为不论是原版的还是我来到三国后改动的隆中对都只是一个理想化结果,但实际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可见诸葛亮并不是什么杰出的战略家。想到此,我对诸公道:由此隆中对可知,诸葛亮此人大局观实不如奉孝,只是所谓战术出色,战略糊涂的杰出人才而已。为何如此之说呢,孤认为有三点不可行之处:其一:隆中对欲先夺荆州为根基,这荆州刘表基业,根基深厚,非轻易可动。而且是百战之地,极易受敌四面攻击,自保尚且不瑕,焉能全力北上进击耶?其二:隆中对欲夺我军益州之地,孤自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