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八百五十二节 影响(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二节 影响(2) (第2/8页)

关注这些东湖人呢?”

    “据我所知,这些东胡人,当年背叛贵国的太祖皇帝,逃奔我国,得到冒顿大单于的收容,然而。这些贼子本性不改,不仅不感激冒顿大单于收容的恩德,反而生出反意,多次背叛我主。我主震怒,故此派呼揭王将之铲除!”呼衍当涂看着汉室奇怪的说道:“背主忘恩,三姓家奴,我匈奴人都极为不齿,贵国自号礼仪之邦。怎么会愿意这些贼子出头?”

    汉使顿时就尴尬无比。

    讲道理的话,呼衍当涂的反问,非常有效。

    当此之时,没有什么民族主义和国家认知。

    在中国士大夫和贵族的传统观念认知之中,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才是主流。

    著名的淮阴侯报一饭之恩,就能很清楚的说明,此时,士大夫贵族们的脑子里的善恶观与是非观究竟如何。

    当初。韩信贫微之时,在其家乡的亭长门下当食客。

    天天在亭长家蹭饭,久而久之,亭长的妻子厌恶韩信,于是,在某天故意不给韩信准备饭食,韩信也秒懂了对方的意思,拂袖而去。

    之后,无家可归,也没有收入的韩信。就只能靠着垂钓,有一顿没一顿的混日子。

    某天,一群大妈来到河边洗衣服。

    其中一位,见韩信可怜。于是就给了韩信一些饭食。

    韩信因此感激不尽,说道:有朝一日,我一定您的大恩。

    后来,韩信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寻找到当初那位赠与自己饭食的大妈。拿出了一千金,作为报答。

    这就是成语,一饭千金的来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