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1073章 江淮藩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3章 江淮藩篱 (第3/6页)

    “泗上北接中原,南通吴国,正是鲁、宋、吴、东夷之要冲,君侯与夫差南北争雄,必先争泗上。而若要争夺泗上,邳国又是重中之重,此地扼守沂水、泗水交汇,乃舟车之会。对于北方而言,是进取南方的必经之地,对于南方而言,此处又是江淮的藩篱咽喉。君侯若能从鲁国袭击邳城,夺取此地,不但可以让宋国的吴军退无可退,更能进一步南下淮北、淮南。”

    孙武在吴国多年,多吴国境内的山川形势烂熟于心,他纵使人在千里之外,却也能准确地指出吴国的七寸在哪,要如何打才能让夫差痛不欲生,而且每一条战略之后必有后招,一环扣一环,其势不可抵挡,真不愧是“兵形势家”。

    赵无恤对孙武的建议十分赞同,邳国在后世被叫做“下邳”,但凡中国的分裂时期,这里都是各方势力必争之地。最著名的是三国时期,这里发生了下邳之战,曹cao吕布刘邦以彭城小沛下邳为战场,和今日赵宋吴三方角力十分相似。最后曹cao得之,借此控扼东南,压得淮南袁术抬不起头来。

    到了南北朝时,南方的刘裕扫平南燕,也是从江南帅舟师

    从淮水进入泗水,至下邳,留下船舰,以步卒进攻山东。整个过程里大军南来北往,下邳实在是辎重和兵力的调拨中心。

    七月下旬,“徐州相王”和虚假和谈被摒弃后,赵军再度向吴国露出了獠牙,从始至终,赵无恤就没有跟夫差坐下来谈判的意思。

    占领邳国后,吴国南北通航的道路登时被切断,形势已经对赵军十分有利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