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4章 迁都 (第2/4页)
赵无恤成竹在胸,他对自己的吃相很有把握,相信韩虎会支持自己的。 “不远,就在铜鞮!” …… “铜鞮!?”所有人都没有料到这个选项,面面相觑。 魏侈第一个发出质疑:“铜鞮偏远,岂能为都?” 韩虎则皱眉道:“为何偏偏是铜鞮?还请子泰解惑。” 赵无恤笑道:“因为铜鞮有现成的宫室,其规模不下虒祁宫。” 铜鞮(今沁县),位于少水上游,南临韩氏上党,东南是赵氏的长子,北面是太原盆地,西阻霍太山,却远离晋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绛、翼、曲沃。 此地原本是赤狄聚居之所,六十多年前魏绛和戎,才被晋国开发,晋悼公将铜鞮封为羊舌氏食邑。到了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晋国上卿魏献子灭羊舌氏全族,分羊舌氏之田为铜鞮、平阳(临汾)、杨氏(洪洞)三县,以乐霄为铜鞮大夫,铜鞮从此设县。 到了晋平公时,随着晋国公室奢靡风气日盛,在城郭宫室的营建上与齐景公相互攀比,于是便派匠人在风光秀丽的铜鞮构筑了一座规模宏大,设防严固的别宫,称之为“铜鞮宫“。该城周长九里,远远超过虒祁宫的规模,当年郑子产来晋国缴纳郑国贡赋,便曾感叹道:“铜鞮之宫数里,右则疏圃曲池,下畹高堂,内则街冲辐辏,朱阙结隅,晋国之财赋,尽废于此……” 铜鞮宫的建立,一方面是拓展晋国疆域和控制力的前沿,另一方面也是炫富的方式。晋平公因为这座宫室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