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1079章 有杀生以成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79章 有杀生以成仁 (第7/7页)

……

    这些人,他们用飞蛾扑火的姿态实践着道义上的最高原则,以追求精神上的永生,这就是春秋时代独有的人格独立精神,已经超越了国别,家族,成了士与国人自我尊严意识的卓然不屈。

    这就是先秦士风,阳刚而壮烈,一如论语所言:“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壮哉,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赵无恤脱口而出。

    他又道:“惜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赵无恤为专鲫这三千甲士,一百八十三名烈士的归宿慨叹惋惜,出于赵国官府对忠义的提倡,他会将此事大加宣扬。但他内心深处,却又为他们不值,为他们的境遇感到愤怒!

    “让麾下忠臣如此遭罪,是身为君王的失败。今日三千吴甲死于此地,非寡人所杀,今日一百八十三人自杀,实非自杀,而是昏君夫差杀之!”

    赵无恤传令道:“让辎重营留下收敛众人尸身,就地厚葬,与赵卒烈士同等规格。其余大军连夜渡河,步卒进攻吴国淮北地,骑兵彻夜追击!”

    “唯!”目睹吴人的壮烈死状后,赵军众将也是豪爽男儿,无不怒发冲冠,也顺着赵无恤的话,将愤怒转移到夫差那里去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家君侯心里想的还有另一件事,那就是通过这些吴人的悲壮的死,赵无恤开始对吴国力量重新审视。

    无恤认为,短期内征服吴国,统治吴人,看来是不可能的,这个邦国国民的轻死易发让人敬佩而又畏惧。若能击杀夫差,则吴国再也翻不了天,只能苟延残喘,若不能,也要尽量削弱他们的有生力量!

    “寡人就算追到淮河,也必得夫差而杀之!寡人不欲罪江淮壮士、百姓,唯问罪于夫差!”(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