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7章 道、势、术 (第2/4页)
章这一份,就感觉满是虚妄之词,他有些兴致缺缺了。 任章的想法是好的,他觉得赵氏已的领土已经足够广阔,民众已经足够多了,与其一味对外动兵,还不如好好开荒野,养育人民,何必与别国为难,让百姓流血呢?他献计让韩郑为了成皋而大打出手,未尝没有让赵氏周边邻居忙于战乱,而赵氏自安的意思。 但恰逢大争之世,列国争衡不进则退,道家这套反战主张就有点不适时宜了。道家本来就是小国寡民,地方自治那一套,与赵无恤力图化家为国,打造的****集权南辕北辙。 随着七郡一都的设置,内部官职改革接近尾声,平准均输的推行,赵氏已经从政治和经济上完成了中央集权。接下来,只需要再稳定一下赵氏霸权秩序下的各国,让晋鲁走上一体化的进程,就可以着手进行混一中原的战争了。 在这种情形下,赵无恤扩建军队还来不及,又岂能听从任章那一套,搞什么“罢兵”“不争”呢? 想来黄老学派只能在汉初民生凋敝,天下急需和平时兴盛一时,稍后便被历史淘汰,也有其道理吧。 因为任何一个雄才大略,想要有所作为的君王,都不会以黄老为国策的。 赵无恤需要的,是能帮助他实现目标的东西。 比如尊王攘夷,比如九州同源,比如君权神授,比如法的精神,比如分久必合…… 所以,他用人是不拘一格的,当世的各种学说:巫、史、儒、名法、公输、管子、道家,甚至是齐国术士,只要是能有裨益于这些策略的流派,他都会选择性地使用。 但任章这件事让他有所警觉,因为赵氏内部惬意于安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