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2章 孙叔敖举于海 (第3/5页)
,多亏了孙叔敖,真是吾等公子王孙之楷模。” 王孙胜回到楚国后,力求让自己融入楚风里,他本来就天资聪慧,对于楚国的典籍烂熟于心,一年来努力学习楚言,这会说话已经与土生土长的楚人没什么区别了,所以才能颇得军心,也能让各地楚国贵族心生敬慕。 而像孙叔敖一样从破落的公族子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尹、司马,也是王孙胜现在的志向。 数日后,王孙胜率军从六邑北上时,便经过了芍陂。 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王孙胜望眼望去,却见此地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听当地老人说,在芍陂开挖前,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当地人深受其苦。 但孙叔敖开挖芍陂后,将三面山地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让它变成了一个蓄水的人工湖。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后来楚人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 一时间,淮南便成了楚国的经济重地,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楚庄王能够北上争霸,芍陂出力不少。 “芍陂真是楚国之宝!” 虽然王孙胜并不知道,两百年后,因为他的子孙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