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1175章 特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5章 特赦 (第3/7页)

依法判刑却超出了罪犯应有刑量的情况……

    是故,赵侯针对此次事件的特殊性,颁布了一个特赦令。

    “特赦令?”一些人面面相觑,原来还有这种东西?

    理官们却无人有异议,因为在《赵律》里,国君不受律法限制,公室的王子王孙犯法,也不经由大理寺,而是由独立的公室法规加以审理,罪罚的标准也自然与官、民不一样。

    此外,“国君有特赦之权”,也是《赵律》开篇就规定好的事情。赦令又分大赦和小赦,大赦是遇有重要庆典、重大事件时,给有小罪的百姓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至于小赦,则是遇到特殊情况时,对个人的宽赦……

    在赵国,在赵无恤开国时有一次大赦,但小赦,却是建国之后头一遭,不想却用在伍封身上了。

    赵恒看了一眼垂首接诏的邓析,叹了口气,感觉有些对不起这位兢兢业业的老理官,但还是宣读道:

    “伍封故杀,按罪当死,视其能自首认罪,且国法无专管复仇之律令,未免判处有失公正。寡人不赦其罪,只赦其刑,免伍封死罪,抄其家产,赔偿伯氏后人,伍封本人剥夺爵禄,流放至海滨即墨县服役……”

    话音毕后,太子恒看了看伍封,对他点了点头。

    当事人伍封怔在当场,直到他的讼师拉他,才连忙朝太子赵恒下拜,感谢国君的特赦。

    这份特赦诏书一下,憋了很久的旁观士、民爆发出了一阵“君上万岁”“君上圣明宽厚”的欢呼。

    而另一头,还没搞清楚情况的理官们有些懵,但事先被赵侯打过招呼的邓析已经接过了诏书,认下了这次赵侯对判决的干涉……

    “臣,奉诏……”

    邓析起身,接过了赵恒手里的诏书,它是如此的沉重,以至于邓析回身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