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1067章 可胜者,攻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7章 可胜者,攻也 (第4/6页)

死在这芒砀山了!”

    他当下命令分布在山系东面各邑的吴军向西撤离,先退到数十里后大本营萧邑,然后以萧邑作为彭城西面的防线,夫差自己则回到彭城,打算伺机夺回沛邑。

    然而赵军的速度也不慢,数万赵国大军很快就越过芒砀山进入泗水流域,逼到了萧邑之外,一副要与夫差决战的模样,这让吴军不敢再分兵北上。

    虽然进攻鲁国丧兵近万,但彭城吴军三万六千主力尚在,外加夫差的三千犀甲亲卫,仍有一战之力。但其余就是各地强征的属国之兵,宋国人也靠不住,对面的赵军人数比他们更多,又占据了有利的地利,一北一西钳击彭城,夫差进退维谷。

    今日已是六月底,过了七八月,天气就会转冷,时不我待啊。夫差在堂内踱步,棠之战的惨败犹如当头棒喝,遭遇挫折后,他也没有北上之初那么自信了,夫差心里偏向在彭城防守,但总是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啊。

    进不能胜,退不能走,两难之下,夫差令人招来王孙骆,询问其意见。

    ……

    王孙骆是琅琊海战的功臣,因为他更懂军事,被夫差又调到北方作为“左校司马”,位置在伯嚭的军职“右校司马”之上,吴国深受楚国文化影响,军中左贵于右。

    不过事后来看,那次大胜带给吴国的东西其实并不多,赵国的舟师是败了,船只也尽数被齐人俘获,但徐承带着剩下的人弃船登岸,在琅琊台死守,至今仍未攻下。莒国虽然响应号召叛赵,但国都莒城却还在鲁人手里,不仅如此,夫差寄予厚望的陈恒也仅仅打到沂水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