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 (第1/2页)
现在他算是满意了。当然战后论功,首功仍然是卫霍,因为歼灭匈奴有生力量的还是他们。 不过李广对此并不在意,他已经封侯了,而且对于他这种性格的人来说,只要封侯之愿得偿,接下来歼敌十万百万的功劳,可能还不如抓到单于有面子。 出去喝酒跟人吹嘘,说“我带人砍了十万匈奴”,跟“我带人抓了单于”,那他还是觉得后者更有意思。 现在首功是卫霍的,可供吹嘘的谈资是他的,大家都很满意。 受伤的只有李敢。 不但不安慰他还笑话他的损友李世民回到了大隋大业十年年末,也是他离开的时间。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了。 请叫我李·与卫霍同征·走马焉支·力擒单于·世民。 啊,他理解李广了,果然与人聊起来还是把抓了单于这件事挂嘴边更神气。 可惜他不好对旁人说。 而且经历过汉军的豪横,再看他这小小的马邑,真是越看越穷。李世民已经把手头所有的钱用来换装来训练骑兵了。投骁果军的良家子确实很多人自带马匹兵器,但真正的骑兵哪里只能有一匹马,一人三骑是标配,不然冲锋的战马怎么能有体力。这些马都要他来配齐。 而要想在雁门之围里取得战绩,就算是步兵也得有骑乘的马。等杨广被围,他还要趁机募兵,得提前备好兵甲。 马邑这点刚起步的产业是能赚钱,但大头在后,现在建成了刚看到回报,已经全用掉了。他甚至又跟族里借了一笔。 要不是李孝恭写信回去极力夸赞,让亲戚们愿意预支一笔钱,他现在都要吃土了。 好在雁门之围发生在八月,大业十一年的时间慢慢走到六月时,钱又回笼了些——主要是钢锭卖得快,毛线和毛衣在秋冬好卖,彩染毛毯这种高价的奢侈品,李世民这里还没发展起来。 七月初,魏徵又在准备出发去收羊毛(收情报)去了,李世民将自己眼下小小的文官亲信集团都叫过来议事,神色严肃得不太正常。 魏徵一边落座一边说笑:“都尉这样郑重,难道是得了消息,突厥要翻脸了?” 李世民顿时愕然,叫道:“玄成你果然是个会掐算的道士吗?” 魏徵比他还愕然,“突厥真要翻脸了?要来攻打马邑?” 一时间众人都想发问,房玄龄已经开始回忆盘点粮草军需的数量,杜如晦开始头脑风暴思考马邑的民夫征役。 李世民抬手翻掌下压,止住了燥动,道:“我有消息,但不可对人言,你们也不要问。突厥有异动,对我马邑无意,陛下将北巡至雁门,突厥意在陛下。” 魏徵一下站了起来。 他是好好坐着船看着书去求官,被瓦岗寨当成会炼丹的道士劫走,又被李世民的亲信认为是人才,送到了洛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