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 (第2/4页)
地区纳入规划,先驱就是南门广场东面拔地开盖的商业大厦,距离中山路中心的百货大楼大概十分钟的路程,开盖时尘土飞扬鞭炮齐鸣,引起怨声载道一片。楼不高,十五层,售楼处的模型方方正正的,呈“口”形,除去一层加高的临街铺面外,商场内的其余位置都和如今柜台式的百货大楼不同,而是规划成一块一块的小区域,说是日后要引进港台商品,带动本土经济,单独区域的装修在一定范围内由商场来规划。 这是很新奇的理念,许多去凑热闹的市民都摸不透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不免都很犹豫,章泽多看了一圈,对比了一下底层的商铺和商场内的商铺,还是更加心动底层的临街商铺。 其实商场的售楼处并不叫售楼处,而是叫招商部,主司职责是招商入驻,章泽问过他们确定商铺除去租赁还可以购买后,才开始回家动员章母买铺子。 这栋大楼在日后的淮兴市是比起百货大楼更加有名的存在,几乎等同于淮兴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大学毕业的时候,章泽曾经动心过服装零售,眼看商业大厦人流密集,也曾动过这里的心思,一问价格就立马萎了。门面的房子他甚至不敢问,只三层以上的商铺,二十平方左右,一年的最低保证金就要十二万,除此之外,每个月商铺的营业额都要抽成百分之二十五,克来扣去,章泽连一开始的投资都拿不出。 饶是如此,每年仍旧有无数的品牌在场内厮杀,商厦的品牌越来越高级,章泽工作多年后回顾一看,发现原本的本土品牌早已不见踪影,里面能露面的,都是香奈儿古驰这样的国际大牌,商场内的价格也早已不是为普通人准备的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