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1当首富_第745章:金榜题名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5章:金榜题名时 (第4/4页)

年的上海,房地产市场也属于刚起步不久。老百姓对房价这个概念都比较模糊。

    上海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工薪阶层,所以家里的房子以单位分配为主。不过,单位的公房很小,一间房子住三四口人是很寻常的事情。

    在上一世,陆凡的记忆中,一直到九四年之后,上海才开始变化,商品房小区建设才蓬勃发展起来。

    商品房的概念。逐渐被。老百姓接受。但是商品房的价格。对比当时的。工资而言还是比较贵的,和上一世的21世纪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时的上海,人们平均月薪只有三四百元,而房价大概在两三千元,最贵的别墅区已经达到了五六千元,很多人不吃不喝20年的工资,也只能买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

    而且,当时的老百姓思想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的,都觉得房子既然单位分配了,那购买商品房纯熟浪费,买了就会吃亏的。

    陆凡租了一辆小轿车,带着顾晓柔,顾小芊他们,在上海市的中心城区逛了一圈。

    其实,在九十年代的上海,传统意义上的市区基本上以外滩、人民广场为核心,西边到徐家汇,东边到浦东南路,再往外就是郊区了。

    一般的老上海认为,徐家汇就是城乡结合部的边缘,再外面就是乡村。

    也就是说,此时的黄浦、卢湾、静安这三个区是上海最核心的区域。

    陆凡和顾小柔商量了一下,在黄浦和静安两个区,分别买了两套房子,作为投资也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王左中右的重回1991当首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