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节 北守南攻? (第2/5页)
实力来应对。” 郭韬如此热切的希望淮右与李昪再起战事也让侯晨有些不解。 他估摸着可能和李昪历来吝啬有一定关系,虽然被封为吴王,但是李吴给朝廷的上供却是稀少,远不及原来杨溥在时丰厚,这大概也是一个原因。 另外,可能朝廷也感觉到了由于大梁的崩溃,整个中土平衡的局面被打破。 沙陀人这个原来是朝廷心目中的依靠对象,骤然就变成了可能会威胁到朝廷生存的一股力量,而且是无法为朝廷控制的,所以朝廷急于希望出现一个或者几个可以平衡沙陀人,甚至以后的契丹人的汉人藩阀,这样才能确保朝廷不会被人丢在一边,甚至顺手就给灭了。 诸胡可没有汉人藩阀那么多忌讳,刘渊灭晋就是最好的范例。 这个动向,倒是值得重视,侯晨觉得下来之后需要立即向郡公汇报,看看其是否会有影响。 侯晨的猜测应该说是猜中了一部分,但之所以像郭韬这种沉浮多年的老手,如此露骨的向侯晨表达了朝廷支持江烽向楚扬二州扩张的姿态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现在的关中真有些过不下去的味道了,尤其是还有半年夏粮才会收成,而关中乃至中原的情况都不太好,虽然比起去年和前年的大旱情况略好,但是春旱的迹象仍然表露了出来,加上去冬雪少,估计夏收情况堪忧。 而原来每年支持关中的山南、南阳、蔡州和江淮这边,情况都出现了急剧变化。 山南西道的杨文昌虎视关中,已然成了朝廷心腹大患,根本不可能从其嘴里拿到一点儿钱粮,如果想要,估摸着提出的要求都能让长安城里一帮贵人给羞死。 党项人也和朝廷撕破了脸,往年还要像关中朝廷供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