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明末大军阀 第2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273节 (第8/9页)

图形来。

    刘衍拿到这份扩编计划之后,也思索了许久,按照这份计划,炮营的火力将翻一倍,对于新军的战力固然帮助很大,可是维持的成本也会剧增。

    扩编之后,炮营的兵力将增加到三千多人,每月的开支也要增加至少两倍。

    不过这些都是银子的问题,还是好解决的,以现在青莱镇的收入情况,还能应付得了。

    刘衍主要考量的,是火炮的问题。

    首先是佛郎机炮,历史上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在学习中国火药和火药兵器的基础上,制造出了新的火药兵器——佛郎机炮。

    佛郎机与其在中国故乡的原型,也就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著名的火铳相比,在构造上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具有了几点优越性:一是采取了母铳和子铳的结构。母铳是炮筒,大型佛郎机的炮筒长达五至六尺,其优点是弹丸射出的初速大,射程远,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子铳实际上是一枚小火铳,一般备五至九个,事先或轮流装填弹药备用。使用时,先把一枚子铳装入母铳的装弹室中,发射完后便将空子铳退出,换装另一枚子铳。因为子铳可以轮番装换,减少了现场装填弹药的时间,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

    其二是装弹室加大,佛郎机的装弹室一般占母铳全长的四分之一,宽度相当于口径的二至三倍,敞口较大,便于子铳的安放。

    其三是管壁厚,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强度,保证了弹药发射时的自身安全。

    其余的优点,像是装有瞄准具、配有准星、照门等装置,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射击;佛郎机的后部都加设了炮耳,从而可将炮身置于座架上,炮耳可以转动,使火炮的射击角度得以俯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