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明末大军阀 第10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108节 (第4/11页)

的感觉。

    大军分为前锋、中军、中部、后路,乃是大明传统的行军队列。一行人马中杨国柱率部走在最前面,为前锋,还打着一杆“前军司命”的大旗。

    随后是卢象升的督标营,与宣府参将张岩的两千军队,刘衍的夏河寨新军合为中军。再后是大同镇总兵官王朴的正兵营为中部,最后山西镇总兵官虎大威为后路。

    每路兵马相隔不到十里,皆以数马一排的队列稳健行进,旌旗一杆跟着一杆,井然有序。

    昨日大军从保定城下起程,今日便到达了庆都境内,每日行军不过六十里。骑兵日行百里是常态,说起来,大军行进的速度倒被刘衍与张岩的军队拖累了,毕竟他们军中大部分都是步兵。

    不过刘衍认为宣大军队保持日六十里的行军速度还是有益的,毕竟宣大官军饥疲日久,虽将士休养了几日,不过将士与马匹还是非常疲累的。如果现在大军每日狂奔个二、三百里,几千人恐怕就只有数几百人能到达某地,那就谈不土行军严整,保持军势的完整肃然了。

    每路大军的后面,便是他们密密麻麻的骡马辎重,一般每个总兵的营中,都携带大量的营帐、拒马、火药、虎蹲炮等物。刘衍运来粮草后,各营的后面,还跟着大量的粮草车马。

    这些辎重,也不可避免地拖累了大军行进的步伐,宣大各镇的将士,己经饿得苦了,虽说现在自己营中的粮草不足半月之食,不过无论如何,这些粮草一定要携带身旁才安心,行军速度拖累就拖累巴。

    卢象升精神抖擞地骑在他的战马五明骥上,回头赞许地看了刘衍的军队一眼,那些将士可说个个都是好兵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