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76节 (第7/8页)
微。但这种方法既也有利于提升农民收入,对于古代许多老百姓来说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且徐光启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要从根源上治理蝗虫,彻底消灭蝗虫滋生的舒适环境,他在《除蝗疏》中写道:“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其中的“涸泽”就是因为干旱少雨而干涸的湖泊。 同时,大明百姓还了解到了蝗虫的趋光性。在晚上的时候张网进行捕捉。一些地方官还给出了重赏,一斤蝗虫甚至能换到一斤米、一斤面粉。 尽管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蝗灾的搏斗中想出了各种办法,可无奈到了明末时期,各地的生产力水平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大明南北的局势也愈发糜烂,在大规模蝗灾面前,任何办法都无法推行下去,各地百姓看着满天的蝗虫,也只能徒呼奈何,眼睁睁的看着辛勤耕作的土地骤然变得草木皆尽,百姓的心也骤然像土地一样荒凉,随后便在各地贼寇的裹挟之下,走上暴力反抗朝廷的道路。 刘衍说道:“眼下咱们王家庄的人口虽然已经很多了,但是我认为却依然不够,还要继续招募灾民,这件事情我会通知各处火路墩和屯堡:凡是途径路过的灾民,便要尽可能的赈济一番,然后就地转为军户,以充实各处的人口。” 对于招募流民的事情,谭晓大和徐乐自然没有意见,赵民和岳明却几乎同时站了起来。 赵民正色说道:“大人心系百姓,属下佩服之至,请大人受属下一拜!” 说完,赵民竟直接跪拜在地,刘衍急忙上前将赵民扶了起来,正要说话,一旁的岳明却说道:“大人,属下以为招募灾民之事不妥。” “哦?” 刘衍先拦住正要开口反驳的赵民,然后笑着说道:“此事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