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末大军阀 第550节 (第9/9页)
》的公文中,将大明的战舰分为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四个等级。 其中战列舰自然不用说了,就是对大明舰队中原有的战列舰进行升级改造得来的;巡洋舰则是主力炮舰升级改造而来的,驱逐舰则是原来的普通炮舰升级后的产物。 至于护卫舰,则是刘衍计划中的一种新型战舰,这种战舰突出速度快、火力适中,但是体积会更小一些,主要用于护卫使用。 至于此时战舰的大小,都是用多少多少料来计算的,并不是后世的多少吨排水量来计算。 所以大概的大小换算很麻烦,刘衍在这份公文中,也对大明海军战舰的大小描述进行了规定。 刘衍知道,此时大明船只的一料等于后世的10立尺,古代尺长度不等,但是宋明的尺都差不多,也就是约0.31米左右。 10立尺大概在0.28--0.33立米之间,也就是说此时大明船只的一料大约在0.28-0.33吨之间。 不过料这个量本用在船上也很麻烦,比如说千料大船取个平均数约合载重300吨上下,轻排水量500吨左右,重排水量则为600吨左右,都是大约的数字,实际数字很难换算。 陆上换算也有一料等于一石的算法,但这个更难,不能作为船料换算。 所以刘衍便想了一个办法,民间船只主要都是运送人员和货物,肯定达不到重排水量的程度,所以一律按照轻排水量计算,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 而海军战舰由于装备了大量的火炮和弹药,船上的人员也更多,所以统一使用重排水量来计算大小,以一千料等于六百吨的数额换算。 由此,刘衍将后世吨的概念引入了海军之中,一吨便是两千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