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286节 (第6/8页)
情,知道三百、一百枚银币,其实就是三百两银子、一百两银子,杜峰四人激动的放下碗筷,不断的磕头感谢。 刘衍笑着让几人起来,说道:“你们四位先下去休息几天,住处王部长已经安排好了。三天后,你们便到农部报到,协助张部长推广番薯。” “遵命!” 刘衍又对王炆镇说道:“王部长举荐有功,也奖赏一百银币,另外今年你在政务部的俸禄,也提高一成。” “哈哈,谢总镇!” 王炆镇笑呵呵的带着杜峰等人下去安顿,刘衍则留下了张耒。 番薯又名山芋、地瓜、红薯等,这个东西的叶茎都可以吃,在后世几乎国人无人不识,可是在此时的明末,知道这个东西的人却寥寥无几。 刘衍记得,历史上把番薯引进中国来的人,名叫陈振龙。这个陈振龙是福州府长乐县青桥村人,年未二十就中了秀才,后来乡试却没考上,于是弃儒从商,到吕宋岛经商。 陈振龙见当地种有朱薯,也就是番薯,见这种东西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很想把它带回祖国,便不顾盘踞在吕宋岛的佛郎机人禁令,将番薯藏起来带着出境,没想到被海关查收到,受到了严厉的拷打,几乎丧命。 随后陈振龙用了类似于杜峰的办法,把番薯藤绞入吸水绳中,再涂上污泥,终于瞒天过海带回福州,赶快上报当时的巡抚金学曾,庆幸的是巡抚金学曾非常重视,下令着重培植。 番薯在广东福建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的喜欢,一亩地番薯可以产出数十石,产量相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