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136节 (第3/8页)
于是刘衍说道:“本官会让赵经历拟一份公文发下,从今年开始,每户军户上缴的田税和军粮都要降低,都改为每户每亩上缴二十斤,先要让各地百姓喘口气!” “大人仁德,属下佩服,我灵山卫的百姓这是有福啦!” “唉!” 刘衍挥了挥手,此时感叹道:“要是有那些高产的作物种子,该有多好啊!” 刘衍此时无比怀念后世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作物,怀念杂交水稻,可是这些东西都不是这个时代具备的。 虽然在历史上番薯已经在明末的时候,在陕西和山西等地有所种植,但那是没有经过改良的品种,此时的产量并不高,所以朝廷在强行推广种植的时候,遭到各地百姓的极力抵制,甚至还因此引发了民变,到了后来不得不将推广番薯的事情给停了。 到了刘衍此时,曾经有所推广的番薯秧苗早就不存在了,甚至都没有多少人知道此事。 一旁的张耒只道是刘衍在感叹百姓之艰难,可是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又说了一些春耕的事情,便告辞回去了。 刘衍随后派人通知了赵民,让其尽快通知各处千户所、百户所,立即将军户百姓上缴的田租和军粮数额降下来。 这边刚刚处理完,王炆镇便兴冲冲的找来了。 “大人!” 人还没进屋,声音便已经随风飘了进来。 王炆镇大步走进正堂内,抱拳说道:“大人,属下向大人举荐一个人才!” “哦?什么样的人才?” 王炆镇冻得搓了搓手,然后笑着说道:“呵呵,是耕地的人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