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明末大军阀 第3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314节 (第4/9页)

、大同,自古便是山西重镇,城池坚固、库存丰厚,正因为如此,所以洪承畴才会选择忻州作为临时落脚点。

    相传当年汉高祖刘邦北上抗击匈奴,兵困平城,脱围时大军南辙,到忻口方摆脱匈奴追兵。高祖破愁而笑,六军欣然如归,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忻州老城“跨西岗而城,岗占城之半,是为九龙之塬”。大明万历二十六年十月,忻州城墙修竣后,共有四座城门,连同洞门八座,洞门城门重重相对,彼此相通。

    “鸠工庀材,始建于同治七年四月,迄于同治九年十月,前后将及三年,修缮完竣。于是,雉垛斯伟,楼橹崇焕。”

    忻州老城平面近似方形的多边形,城池周长九里零二十步。城垣依坡顺势蜿蜒起伏,呈曲线形。城垣内边四面均为缓坡形,遇有敌情,军民蜂拥而至城墙端。城垣西北角为钝角,东南角的城垣高度最低,这是“天不满西北,地不平东南”在城市建筑上的体现。

    忻州城的北门为“拱辰门”,南门为“景贤门”,东门为“永丰门”,西门为“新兴门”。

    洪承畴率领明军各部日夜赶路,赶到忻州南面景贤门的时候,各镇兵马已经疲惫不堪,上到各镇的总兵官,下到普通的明军士兵,在连日饥渴行军,同时还要警惕流贼突袭的情况下,早已经没有了出发时候的意气风发,此时就如同一支庞大的乞丐队伍,哪里还有官军的样子。

    洪承畴望着巍峨的城池,不禁长出了一口气。

    不知道是流贼大军集结速度太慢,还是官军各部的行进速度太快,此时流贼各部还没有合围上来,这让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