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末大军阀 第47节 (第9/9页)
些军户在那边种了十几亩的菜地,以供养大盘堡的军户吃用。菜地的肥料,就可以取之于各种鸡鸭猪粪。 刘衍如此新奇的规划,不但让大盘堡的军户们感到新奇,就是此后王家庄、夏河寨前千户所与古镇巡检司的军民闻听了,多有好奇地赶过来看热闹。 其实刘衍的做法并不新奇,这种循环饲养方式,在大明万历年间,就有苏州常熟一户叫谭晓的人家做过,据说当时还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获,只是并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之后也没有推广开来。 转眼到了十一月三十一日,小旗官苗绍带着那些军户浩浩荡荡的回到了大盘堡,买齐了刘衍所要的东西。 此行苗绍带人跑了很多地方,最远到了灵山卫城内,他向刘衍汇报此行经历时,嘟嚷的只是骂现在大明物价之贵,往日一头小猪仔只要银六钱,现在则要一两多。往日一头可产仔的老母猪只要银钱十两,现在升到了十三两。加上购买鱼苗,以及鸡鸭苗的开销,此次苗绍带出去的八百多两银子一点没剩,全都花光了。 不过刘衍却并不心疼,反正现在对于自己来说,几百两银子已经不算什么大事了。现在猪仔,鱼苗等买齐后,这个西通渠畜场便也开始正式运转,大盘堡的军户百姓和一众墩军可以获得稳定的rou食供给,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于是刘衍让陈江氏选用了一批大盘堡的妇女,以及一些老弱男子,还有一些有劳动能力的孩童去放鸭放羊,养猪种菜。 他们的月粮工钱同样也是由堡内支付,这让这些得到工作的大盘堡军户都很高兴,他们又多了一条补贴家用的路子,让家人可以过得更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