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95节 (第8/9页)
具,如王家庄一样,免粮一年。” 除了原来王家庄众人之外,余者几人都是吃了一惊,刘衍好大的手笔。开垦荒地不说,还有帮他们打制灌井水车,租给耕牛农具,这需要多少的钱粮啊? 戴璟彬颤声道:“大人,您是说,每户给地五十亩,然后还要给耕牛一头,还要帮他们打制灌井水车?” 刘衍道:“正是,每户灌井水车一口,耕牛一头,这是最理想的,最不济,也需三户分给耕牛一头。” 以中国古代的北方情形,一头耕牛、五六口人和五十亩地,是小农经济最普遍的配置规模,唯有这样的规模。才能维持一个五、六之家的生计。超过这个人口,便要分家另谋生计,如果低于这个田数,便要佃田以谋生,所以这是最基本的生存底线。 戴璟彬听得呆了,不算王家庄,如今夏河寨前千户所城连上下辖百户所几地的户口超过三千户,如果每户租给耕牛一头,便需要耕牛三千头。就算每三户给耕牛一头,也需要上千头耕牛,这其中的花费太大了。 明初到明中期,大明牛价一头三两银子,可是到了此时,牛价已经彪升到大牛一头银八两多,现在虽有回落,不过也要六两一头,这几百上千头耕牛,还要打制灌井水车,打制各样的农具等,千户所城哪来的银子钱粮? 戴璟彬吃吃道:“大人,这,这数目实在是太大了,下官没有办法啊!” 刘衍道:“戴大人不必忧心,本官自然会想办法解决。” 戴璟彬仍是呆呆的,连在座的田辉叙几人也是目瞪口呆,不可思议。只有原王家庄诸人神情平静,他们对刘衍早己充满信心,刘衍说有办法办到,就是有办法办到。 不过戴璟彬在吃惊的同时,还想起另一件事,他犹豫的说道:“大人,军户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