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466节 (第6/9页)
,刘衍经过深思熟虑,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朝鲜国是一个深受华夏影响的国家,虽然人种与汉人无限的接近,可是其本身的文明程度也很高,对于这样的国家灭掉很轻松,可是要消化其人口,却是非常不容易的,明军不可能像处置满人、蒙古人那样,直接杀了了事。 所以刘衍开始转变想法,三个月的时间也许不足以让明军彻底吞并朝鲜,可是用来击败朝鲜,逼迫朝鲜签订城下之盟,在割地赔款之后,重新变成大明帝国的孝子贤孙,时间上还是足够的! 而且这样做的阻力也是最小的,毕竟被华夏国度击败,并且称臣纳贡,对于朝鲜、日本这样的国家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并不被视为耻辱。 甚至刘衍在后世还曾看到过一段话,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别看后世的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等过处处跟中国作对,甚至一有机会,就要置中国于死地。 可如果有一天中国突然消失不见了,那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全都会跳出来,摇身一变成为华夏的孝子贤孙,争相证明自己才是华夏的正统传承者,恨不得给华夏殉葬以表达忠诚,来继承华夏的千年遗产和荣耀! 这个道理对于如今这个时代的朝鲜王国也是说得通的,毕竟对于朝鲜国这样习惯于“事大”的国家来说,给大明帝国当狗,总好过给满清鞑子当狗。 于是刘衍在调整好对朝鲜的攻略思路之后,便开始着手调整了自己拟定的出兵方略。 三天之后,也就是九月十九日,刘衍将自己拟定的出兵方略整理好,派快马送往京城,交由内阁审议通过,并呈报崇祯帝朱批。 当然,这些也只是走流程而已,如今在大明帝国,内阁首辅刘衍已经是整个帝国的实际掌舵人,对于刘衍拟定的方略,不管是内阁还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