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明末大军阀 第4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末大军阀 第466节 (第9/9页)

副校、参校另外决定。

    在朝鲜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为“领议政”,俗称“领相”。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俗称“左相”和“右相”,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正四品舍人、正五品检详、正八品司录。议政府之下有六曹(吏、户、礼、兵、刑、工),相当于同时期明朝的六部。

    朝鲜的地方行政分八道,朝鲜八道辖境自永乐十五年以后基本稳定,仅局部有所变迁。道下为大都护府、牧、都护府、郡、县。

    朝鲜王朝实行文人治军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

    朝鲜建国前期军备充足,规模最大时有军队近十五万人,全都是职业兵卒,战斗力很可观。

    朝鲜的军事制度以五卫制为主,军队分为五卫:义兴卫(中卫)、龙骧卫(左卫)、虎贲卫(右卫)、忠佐卫(前卫)和忠武卫(后卫)。

    在中央设兵曹和五卫都总府统一掌管军政和军令,这一点基本上就是在仿效大明的五军都督府制度了。平时,五卫轮流承担宫禁警卫任务;战时,五卫赴前线作战。五卫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所属人员平时为农民,战时为士兵,士兵所需衣食兵器等物资全部自给自足,国家没有养兵的财政负担。

    只不过到了后来壬辰倭乱之时,朝鲜国内承平日久,武备松弛,“人不知兵”。丙子虏乱时期,朝鲜君臣求和之切,军队更是毫无斗志,各路勤王军队也被清军击败。

    朝鲜中期已经到了军备废弛的地步,为了提高军力,朝鲜君臣购得戚继光《纪效新书》,成立训练都监,训练都监成为朝鲜王朝后期三百年最重要的军队建制,开启了朝鲜军队职业化的道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