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我,岳飞之子!反了!_第二百一十六章 临安城少年皇帝和文官们的反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临安城少年皇帝和文官们的反应 (第3/5页)

外,谁也不知道主帅在此。

    眼见大军拖成一条稀稀松松的队伍乱哄哄地冲入山区,韩世忠和汤怀到最后其实是有心整顿一下队伍,以聚集更多的兵力在一起,从而减少伤亡的。

    奈何一夜冲杀没多久,帅旗、将旗鼓号全都丢了,他们就是扯破了喉咙,也没几个人听得到他们的号令。

    混乱之中,当然也有些逃得慢的宋军将士在生死关头丢下武器投降,成为俘虏。

    按照岳云的命令,凡是投降者绝不能杀,直接收成俘虏,回头全部送到双头岛,交给镇海军团,练成水师,以增强水师登陆之战时的战斗力。

    ………

    ………

    昌颖府城通往临安城的官路上,靠近长江的一处驿站,远远三名信使飞驰而来,到驿馆前战马急停,三名信使飞身下马。

    初秋天气,淮南更显炎热,那三匹战马早已遍体大汗,四条雄健有力的马腿突突乱颤。

    马上的三名信使纵身下马,浑身衣服更是被汗水湿透,下马时皆是一个踉跄,被驿站的小吏跑出来急急扶住。

    这三名信使身上背着的旗子代表的是最重要的军情急报,驿馆的小吏不敢怠慢,当下便有人捧了温盐水来,又有人帮助他们解下肩上的褡裢,返回房中急急装上rou干馒头一类易携带的食物。

    又有人牵走三匹战马,另牵了三匹鞍鞯齐全的新马来。

    三个背插小旗斜背信筒的信使也不说废话,先是接过瓢来咕咚咕咚痛饮一番,又胡乱的喝了一口rou汤。

    这时驿馆的人已七手八脚的把褡裢系在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