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我,岳飞之子!反了!_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一样的大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一样的大儒 (第4/5页)

工坊除了满足岳云治下东边各州百姓所需之外,重点是要将这些东西出口给海外的高丽、倭国、东南边海上诸国,甚至通过海商打通北边的金国商道。

    不难预见,这些极大方便这年头人们生活、且注定会一直被武国垄断的生活用品,将会给武国赚回来大量的银钱,是武国在短时间内富国强兵的基础。

    而等这些工坊规模逐渐扩大,所需要的工匠迅速增加,这些人和他们的家人按照岳云的规划,也会住在镇海城里面。

    直到有一天,这座计划中能够容纳一百万人的镇海城再住不下人。

    当然,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以镇海城为中心,不断往外扩大规模,甚至伴随着周边大量的繁华小镇的出现。

    尤其是在军工作坊、民用作坊四周肯定会出现一些商业小镇,甚至逐渐发展成繁华城池,类似于后世的金昌市。m.zwWX.ORg

    ………

    ………

    “父亲,孩儿刚才问过路人了,前方再有一个时辰,便可以能到那镇海城了。”程坤恭恭敬敬的对马车中五十岁左右、面容饱经沧桑、神色坚毅、眸含睿智之色的一名男子说道。

    这男子正是岳云通过天下新闻报纸,向金国和宋国大肆挖掘人才之后,情报司出动了不少人力,才从金国府邸营救到此的金国当代最富盛名的大儒程学枫。

    除了他们父子二人之外,马车四周还有三十三名青年士子,但与宋国读书人不同,他们皆骑着马、腰上跨着长刀或者长剑。

    这正是程学枫的弟子与当代其他读书人最大的不同。

    每名弟子都要学习骑射,而且必须达到能够上战场的水准。

    而且程学枫对弟子从不鼓励诗词歌赋,重点是教授他们经义和兵法,鼓励他们研究学习商事、农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