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72节 (第5/6页)

队内现在竞争压力大,洛蓓蓓显然不是倾斜资源的最好人选,培养jr适龄女单要比她的性价比更高。

    队内的情况整体是不错的,按照大家的推测,京张周期会是一个非常有收获的季节。

    于谨强调了一下,必须注重技术的正确性,这不单是因为要避免isu针对,还关乎运动员的个体健康。

    他们都不希望,离开赛场的运动员是一个废掉的人。

    “九和十月的b级赛安排比较多,二三队基本上每个人都能轮一次,四个项目里女单给了北方地方队十个名额、南方地方队五个,男单的话是北边六个、南边三个……”

    张简方又去要钱了,京张周期体总的态度是“不差钱”,短道那边已经乐开了花,更别说能拿成绩撑腰的花滑部,简直就是“只要你能维持平昌高度我们什么都好说”的大方到让人难以置信。

    外出比赛的资金标准是一直都有的,早先磕磕巴巴,连主力队员的开销都被严格限制,哪怕没人中饱私囊,最后也可能超出报销标准。

    成绩一差,还得被人埋怨是浪费国家资源。

    好在现在没有人这么乱叨叨了,冰迷们也见识到了张简方提出的“多练兵多上场多总结”的三多好处。

    省队里有运动员接受采访时,提到自己有机会去参加一场国际赛,都是兴奋地蹦跶,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的体验。

    国内赛和国际赛的差距不是一般,出国比赛和国内比赛也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每年平均一次的出国比赛,对省队水平的尖子生来讲再也不是奢望。

    有钱的家长还可以再自费一次,给自家孩子刷mts也好,让孩子有展示的机会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