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15节 (第4/6页)
——十一。 一趟趟的,退让的同时也消磨掉了彼此的志气。 但这没有办法,教练好了,又不代表成绩就会出来,最关键的是运动员本身。 国家队的梯队建设是有的,成年组到青少年组的人都齐全,就是高度可能跟不上。 方晨刚才在外面也看到了丛澜的表现,那个3a确实没跳好,但丛澜的2a特别漂亮,还有举手的姿态,包括进入、滑出都有难度步法,这说明丛澜在a跳上是有天赋的。 丛澜才12岁,距离索契还有4年的时间,足够她将3a稳固下来,一些高级33连跳说不定也能练得不错。 这对于当前的女单竞技来讲,不是足够,而是完全超出! 方晨在场外观看时振奋不已,心里已经打算好了,只要丛澜在15岁左右没有发育,那她肯定能冲击一下索契领奖台。 但就是这个发育,是让所有人都拿不准的。 如果丛澜发育关不好过,那她的成绩可能会瞬间跌入谷底,再也爬不起来。 只是,方晨刚才说话那么含糊,却并不是在第一时间考虑到了丛澜的发育关,而是她已经习惯了。 不说狠话,不放大话,这样子才能不打脸,才会方便她接下来的国内合作事宜。 以前没察觉,此时被丛澜点出,方晨蓦地发现,不知道何时开始,她居然变成了这样的人? 不,她想,我还是觉得,国内对第一没有一争之力。 2006年冬奥,日本女单趁着其他人抽风稳妥地降低了难度,最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