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1015节 (第4/6页)
心里有数。 于谨点点头:“我们的优势在于技术难度和准确性,本次的世锦赛里,正确性我们是最高的,这个是翅膀的数据。” 不单单指跳跃,还有滑行旋转步伐。 比赛现场的发挥与训练会有差异,观众们的重点在大失误和跳跃上,教练们看到的则更多。 “这个,俄罗斯的,滑行能力不错但是步伐偏弱,有好几次在变换的时候脚下不干净,也影响到了整体。”于谨按了一下遥控器,“我们其实也有这毛病,另外就是桑莹的连跳结构是不是出现了问题?短节目那个连跳中间损失了速度。” 丁教练揉了揉眉心:“是有。” 于谨看向其他人:“这个要注意,男单和双人也是,跳跃滑出的时候不要只为了滑出速度去练下压,重心偏了轴乱了手臂还乱挥,最后练连跳啥都毁了。” 主要是有些人的落冰滑出速度非常慢,这其实也是跳跃质量一般的一个方面。 技术手册里对滑出速度有要求,没细节规定,但wings这边也是当做了一个衡量标准。 滑出快,goe加分会高一点。 但不全然考虑这个,加分的条件是多于五种的,满足其他的也可以。 于谨:“最后给练成二次发力就完犊子了。” 干拔已经不是能力的象征了——当然,一个几乎要失败的第二跳如果干拔成了,那也只是损失一点goe,能保住bv就也不错——但训练肯定不能朝着这个方向去练。 于谨:“编排方面茱迪多看着点儿,之前练的转体加速这次很有效,桑莹和慕清晖的体力问题解决了不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